首页
走进江南
校长寄语
学校简介
组织机构
校友风采
政策法规
校园新闻
党建之窗
制度建设
组织建设
文化建设
廉政建设
教务时空
教务信息
课程改革
学科建设
名师风采
德育在线
德育信息
德育活动
家长学校
教研天地
教研信息
研究成果
团队风采
精彩活动
国旗下讲话
团队建设
江南之星
工会后勤
教工之家
书香校园
后勤服务
专题创建
国际理解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安全专栏
文明城市创建
出彩江南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在线 >> 家长学校 >> 正文
触动心灵,助推成长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2-18 浏览次数:

学校心理工作有一个大前提是: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心理健康的群体,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心理健全的人,特别是问题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属于行为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尽管行为问题的背后的确是有心理因素的存在,但全部当做心理问题去处理,可能反而会“小题大做”适得其反,毕竟心理咨询在家长和学生中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但学生中的确有一些心理状况需要我们去关注,根据其严重程度去采取相应措施。

一、抑郁

在本次调查中,抑郁是所有项目中得分最高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学生抑郁的人数真的如此庞大。在这其中,有部分是在赶时髦。抑郁是一个很时髦的病,判断标准又很简单,说一句“我心情不好,我想死”似乎就是抑郁了,家长老师学校都纷纷去关注去退让,这样的做法对装抑郁的人容易使得他们得寸进尺,而对真抑郁的人,不得法的关注也作用不大。

其实,我们班主任老师无需过多介入,只要当一个留心的旁观者即可。当我们发现学生有失眠、情绪低落、对自我评价很低、精力减退、对以前感兴趣的东西丧失兴趣,出现自残现象等,并且持续两周以上时,首先请您及时和家长沟通,如实的陈述学生近阶段的情绪状况,不在确诊前给学生贴上“抑郁症”的标签,请家长在家多留心和陪伴孩子;其次,请您告知学校和心理老师,我们会在评估后有所记录,和您商量具体的应对措施并持续跟踪观察;再次,对于确诊的抑郁症学生,请你帮他保守秘密。最后,请您无需区别对待有抑郁情绪的学生,保持正常沟通即可,区别对待无形中是给他贴了标签,那样反而可能使他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跌入病态;当学生主动和您谈起他的抑郁不开心时,我们无法了解他的所有事情,更不可能做到对他的情绪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且不要妄加评判,不用 “你怎么会这样的?”“你这样不好/不对”“你应该怎样怎样”的回应,而是可以换一种问法让他们愿意继续说下去,如:“我最近有些担心你,是发生什么事了吗?”“我注意到你和平时有些不一样,你最近过得好不好?”“有什么我能帮你做的吗?”倾诉对于抑郁是一个很好的释放方式,有些事说出来,问题就解决一半了。

而对于他们提到的那些伤心事或烦心事,我们可能会觉得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会说人生总会有低谷的,总会过去的,只要有希望,咬咬牙就会撑过去的,但当一个人真的陷于抑郁的心境中走不出来的时候,这样说,他们可能不仅不会像期望的那样振作起来,反而还会更加讨厌自己:“我怎么就做不到呢?怎么就好不起来呢?”于是进一步厌恶自己。此时,我想我们可以这样去说:“你不是一个人,我们一起想办法。”“我可能无法确切感受到你的感受,但我很关心你,我也想帮助你。”“如果哪天你想放弃了、撑不下去了,请你告诉自己:“我还能再撑一天,或者哪怕一个小时、一分钟也好”。”“你很重要,我简直无法想象没有你会怎样。”“有什么我能为你做的,能帮助到你吗?”同时,我们可以建议他们开启一两项无用的爱好,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得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建议他们做运动,多晒晒太阳,同样有利于他们情绪的好转。

二、厌学

孩子的厌学情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轻到重,对学习的抵触行为也跟着加重。刚开始,可能是对学习有些倦怠,但在家庭或外界压力下,还是会走进学校。当厌学情绪逐渐加重,孩子会觉得学习没有任何意义,学习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作用或好处,离开学校会是一种解脱。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课和学习的厌恶情绪。

在遇到厌学的学生时,我们需要得到家长尽可能多的支持和配合,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但家长会本能得否认自己的责任,更倾向于指责学校和老师,是学校和老师的过错导致孩子害怕学习害怕学校。如果两方针锋相对,只会使助力变阻力,将学生推得更远,只有家长和学校配合,和学生一起改变,才能真正改善学生的厌学问题。

对于班主任而言,首先,您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至关重要。您是一个受学生钦佩信任喜欢的人,成为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说话的分量和效果就不一样了,他们对您的承诺也更加不容易食言。

其次,请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提升学生的自尊心。批评有效果的前提是这个人是有自尊心的,是想要好的。只有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才会愧疚,才会想要改变。我们老师往往很生气的情况是,当一个学生不肯学习,不肯做作业,不肯来学校,我们或惋惜或生气,把他臭骂一通,学生竟然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破罐子破摔,“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样”。其实每个人,包括那些人人皆知的差生,对自己也是有期待的。他们无所谓的表情,往往是对长久以来的批评的一种自我保护。通过赞美和认可,提升他们的自尊水平,再点出他们问题的症结,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再次,小要求到大转变。其实,不是每一个厌学的孩子都一直不愿意回到学校,有时候他们不是不想回到学校,而是无法回到学校,他们是无奈、不能、不敢、做不到。孩子们想要改变,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改变。当一个人的学习落后一点点的时候,他会愿意去追,但当他落后很大一截的时候,他就更愿意选择止步退出。此时,作为重要他人的班主任,您可以通过一些小的要求来引导他们跨出最关键的一小步,这个小要求应该是一个合理的,容易达到或通过少许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然后慢慢的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彻底走出厌学的困境。

其实,学生厌学的改变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它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学习的枯燥,家庭的矛盾,社会“读书无用论”的宣扬,手机和电脑的诱惑,都可能让我们无法将这个学生拉回课堂,但我们不能将他们推得更远,尽人事,则问心无愧。

三.人际冲突

我们老师都或多或少处理过学生间的争吵打架等人际冲突的问题,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我这里想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各位大牛们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即“情绪理解优于问题解决”,只有先“动之以情”,才能更好的“晓之以理”。在处理学生人际冲突时,我们不妨试着先去关注学生的情绪,并且表示“接纳”。行为对不对我们可以等会儿说,但你的情绪我感受到了,我接纳到了,我理解、同情你的情绪。这一招很管用,可以一下子让学生安静下来,至少不会继续恶化。这样,他会更愿意听你接下来的话。

接下来,我们可以告诉学生,非理性的情绪只会产生更多争执,急躁只会把事情弄糟。只有尊重的态度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如何给予别人尊重,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倾听,如何表达,也是需要学生去学习的。不过,大道理他们听得太多,我们在教育他们的时候需要把具体怎么做一点点掰碎了讲给他们听才更能让他们接受。同时,通过电影、书籍等方式,以他人的故事作为案例,也是不错的选择。以别人的故事为例来讲解,是最没有情绪的拦路虎,往往此时做出的判断是冷静的,正确的。在别人的情景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可以让孩子自己给出方案,我们进行修正,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这样,在以后生活中发生冲突,他就已初具经验了。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明白我们是和他站在一边的,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要将他带出青春期的沼泽地,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去指责惩罚他。那样,我们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帮助。